1978年6月份,杨勇上将带着咱们中国的军事友好代表团去了南斯拉夫。可没想到的是,南斯拉夫的老大铁托,愣是没见杨勇上将。他派了斯塔查·波托查尔上将出来招呼客人,但奇怪的是,斯塔查在招待的时候,也没按照该有的礼数来。
之后,邓老决定不再同时当总参谋长,他笑着说:“杨勇带兵打仗有一套,还能和大家处得来,现在该提拔他做总参谋长了。”
为啥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就是不肯见杨勇呢?还有,邓公为啥偏偏要挑杨勇来当总参谋长?
【中国与南斯拉夫的历史渊源】
2020年2月初,新冠疫情刚肆虐不久,中国正忙着全力对抗这场大流行。尽管全球局势动荡不安,但中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友情稳如泰山。塞尔维亚的头儿,亚历山大·武契奇,立刻向中国送上了最真心实意的祝福:
我们想对中国人民说,我们心跟你们紧连着。咱们国家虽小,但能帮上啥忙,我们时刻准备着,随时出手相助。
武契奇的那些话,真的让我们每个中国人心里头暖洋洋的。后来啊,疫情这玩意儿在全球范围内闹得沸沸扬扬的,塞尔维亚也没能幸免。抗疫压力山大,总统武契奇就开了个新闻发布会,直接向中国发出了求助信号。
中国知道这位“老伙计”碰上难题后,立马就派了医疗队,还带了好多援助物资过去。塞尔维亚的国防部长说过,在他们最不容易那会儿,中国始终跟塞尔维亚肩并肩,这份情谊,硬得跟钢铁一样,牢不可破。
聊起中国和塞尔维亚的友情,得说到上个世纪一个叫南斯拉夫的地方。那时候,南斯拉夫可是最早一批承认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,而塞尔维亚呢,就是南斯拉夫大家庭里的一员。
二战那会儿,中国和南斯拉夫都为打法西斯拼了老命。咱们中国共产党那会儿正全力以赴抗日,另一边,南斯拉夫在铁托头儿的带领下,也死磕德国法西斯,打得不可开交。
二战打完以后,铁托在1945年11月把各个民族聚到一块儿,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。那时候,南斯拉夫没跟中国国民党扯上外交关系,反倒是一直在背后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。
1949年10月1号,新中国诞生了。没过几天,到了10月5号,南斯拉夫就公开说承认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。紧接着第二天,南斯拉夫代理外交部长乌拉地米尔·波波瓦克还给周总理打了电话,祝贺新中国建立,还说了希望咱俩国家能好好处朋友的意思。
不过那时候,铁托推行的政策和苏联带头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太对付,苏联和南斯拉夫两党的矛盾越闹越大,最后两国连外交关系都断了。就因为这事儿,中国和南斯拉夫建交的事儿就一直被拖着没办。
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,赫鲁晓夫动手改了对外的那些政策,这才让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好点了。就在那一年6月,苏联和南斯拉夫又重新建交了。
1954年12月14号那天,周总理给南斯拉夫的外交部长打了电话,说咱们中国很想和南斯拉夫建立外交关系。没想到,才过了没多久,到了1955年1月2日,南斯拉夫那边外交部长的秘书就回电话了,说他们也乐意。从这以后,中国和南斯拉夫就算正式成为外交伙伴了。
【杨勇上将访问南斯拉夫受挫】
中南两国自从建交以来,关系一直挺铁的。到了1975年,南斯拉夫那边,联邦执委会的大当家比耶迪奇跑到咱们中国来串门,毛主席特别给面子,招待得热热闹闹的。两人聊天的时候,毛主席还聊起了铁托,他说:“铁托这人,跟铁一样硬气,苏联那套压迫,他可不放在眼里。”
1978年,咱们国家为了显示对和南斯拉夫友情的重视,决定派杨勇带着代表团去回访。那时候,杨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里担任副总参谋长,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帮邓公,邓公那时候还兼任总参谋长,一起管理总参的各项事务。
决定让杨勇去访问,主要是邓公真的太忙了。他不仅是解放军的总参谋长,还得兼顾中共中央副主席、中央军委副主席,还有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。
杨勇虽然是副总参谋长,但他经常帮邓公处理好多事情。实际上,总参谋长的很多活都是他在干。上班那会儿,他老代替邓公出国访问。
大家原本对这次访问活动抱有极高的期望,都觉得这次行程肯定能让两国的友情更上一层楼。可没想到的是,杨勇他们到了南斯拉夫以后,左等右等,就是不见铁托总统的身影出现来接待他们。
问题在于杨勇的身份不够显赫,没法让铁托总统亲自来见。所以,是南斯拉夫的总参谋长,斯塔查·波托查尔上将出来接待的。不过,即便如此,接待的档次还是明显低了不少。
这事儿让代表团成员们觉得脸上无光,心里憋屈,打算自个儿去找南斯拉夫那边理论一番。可杨勇上将拦下了他们,说:“人家讲得在理,我不过是个副总参谋长,人家给咱的接待标准没毛病。”
这么说吧,其实杨勇他可不是个一般的副总参谋长那么简单。
【勇冠三军的杨勇上将】
说到全球闻名的勇猛战将,杨勇绝对算一个。从红军那时候起,一直到解放战争,再到抗美援朝,杨勇的大名那真是传遍了天下。
杨勇,他本来的名字是杨世峻,老家在湖南浏阳。他为啥后来叫杨勇呢,这和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有关系。还在浏阳上学的时候,有回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伙儿讲“勇”这个字的意思,说“勇”就是形容士兵特别胆大、有志气、不怕事儿……就像老话说的,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,只有那种啥都不怕、敢于往前冲的人,才能在打仗的时候赢。
这节课让他心里头挺震撼的,他特别喜欢那个“勇”字,干脆后来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杨勇。杨勇这人,真的就像他的名字一样,打仗那叫一个勇猛,说是勇冠三军都不为过,就算身上挂了彩,也还是冲在最前头。
很多人提到杨勇,都会想到他那双炯炯有神、充满力量的眼睛,让人感觉有些威慑力。毛主席也曾这样评价过他:“你真是个勇猛无比的将领,到了紧要关头,总能拿出那股子猛虎下山般的冲劲!”
洵口那一仗,让杨勇开始大放异彩。1933年那会儿,国民党调动了50万大军,浩浩荡荡地来攻打中央苏区。红三军团十师的十四团,就在洵口那个地方,跟国民党军队撞上了。
那时候,杨勇是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政治处的一把手。碰到敌人人数比自己多出好几倍的情况,杨勇压根儿没打算后退。他冒着密集的枪炮火,领着队伍就往敌人那边冲。
一颗子弹嗖地一声划破空气,打中了他的头,血立马就淌了下来,满脸都是。可这家伙,一点不慌,拎起大刀就朝敌人冲去。杨勇这股子猛劲儿,在那场仗里可是出了大名,最后还给他发了个三等红星奖章呢。
抗战那会儿,杨勇带着队伍没少给日军制造大麻烦,要说最出彩的,还得数吕梁山那三场硬仗,三战三赢。那一连串的战斗,不光让日军丢了个少将,还把他们想渡过黄河、扫荡陕甘宁的计划给彻底泡汤了。从那以后啊,日军一听到杨勇这名字,就跟被箭射中的鸟儿似的,吓得不行。
在解放战争那会儿,胡琏可是蒋介石手里的头一号大将。他和胡宗南被人叫作“二胡”,胡宗南有个外号叫“西北王”,胡琏呢,人称“金门王”。但在国民党军队里头,有这么一句话传着:“十个西北王加起来,也比不上一个金门王。”
毛主席曾经这样说起胡琏:“那个18军的胡琏,狡猾得像狐狸,勇猛得像老虎。碰到他,咱们最好躲着点,别硬碰硬,先保存好自己的力量,等机会再打败他。”粟裕也对胡琏有过评价,他说:“胡琏这家伙,既有勇武又有谋略,真是个难缠的对手,古宁头那一仗的仇,可没那么容易忘啊!”从这些评价就能看出,胡琏确实是个不简单的人物。
你可能不知道,胡琏这个人天大地大都不怕,偏偏就怕杨勇。他俩以前交过两次手,第一次是在巨野战役,胡琏带着的3000精兵全被打败了,他自己也是在乱军之中才捡了条命。第二次是在双堆集,杨勇一下子干掉了敌人2万人,胡琏又瞅准机会溜之大吉了。
从那以后,有个说法流传开来,说是胡琏一听到杨勇的名字,立马就会带着队伍开溜。
抗美援朝那一仗,真的是让杨勇名声大噪,火遍了全球。那时候,“三杨”这个名字可响亮了,说的就是杨勇、杨成武、杨得志这三位,他们都是咱军队里的顶尖将领。杨成武和杨得志呢,早就去朝鲜打仗了,就剩杨勇还没去。毛主席还开玩笑地说:“要是再把杨勇这只‘羊'送到朝鲜去,美国佬肯定就认输了!”
1953年4月18号那天,杨勇接到了毛主席的任务,他要顶替因为生病回国的杨成武,去当志愿军20兵团的司令员。到了5月5号,杨勇就直奔战场了。从那天开始,杨勇带着20兵团打了一场让全世界都震惊的仗,这场仗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城反击战。
战斗在7月13号晚9点打响,杨勇一声令下,1100门大炮一块儿开火,1900吨炸药猛地砸向南朝鲜军队,敌人的阵地立马变成了一片大火。紧接着,咱们的兵团分成三路朝敌人冲过去。打了四天四夜,敌人的大部分战斗力基本上都被打没了。
那时候,李承晚最能打的那支队伍白虎兵团,在志愿军猛烈的攻击下,也变得不堪一击,跟病猫似的。金城那一仗,咱们干掉了52880个敌人,还活捉了2836人,外加收缴了一堆武器装备。最后,李承晚没办法,只能乖乖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。
说到这场仗,《决战朝鲜》里头的战地记者李峰,他在书里是这样写的:
金城反击战打赢了,这是我军对敌人死守的阵地发起的一次超大规模攻击。这一仗,让我军在攻坚和夜间打仗上长了不少本事,也试了试多兵种一起上的威力。更重要的是,杨勇的本事这回可是让全世界都瞧见了。
朝鲜战争结束后,朝鲜的老大金日成跟杨勇建立了很深的交情。每次金日成来中国访问,跟毛主席聊天的时候,他都会不停地夸杨勇有多好。
1955年的时候,杨勇成了上将,并且呢,他还拿到了三个很厉害的勋章,分别是一级八一勋章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,还有一级解放勋章。
1960年,英国的大将军蒙哥马利来到了中国。这家伙在二战时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,他最牛的一仗就是把那个号称“沙漠里的狡猾鬼”的德国元帅隆美尔给打败了。
这位大英雄呢,肯定有点骄傲。但接待他的可是上将杨勇。蒙哥马利一见到杨勇,立马就说:“杨将军,我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了。中日那次仗,你们打赢了;朝鲜战争,你们又赢了,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!”
说实话,这些都是场面上的漂亮话,高手碰到高手,心里都憋着劲儿要比试比试。接着,蒙哥马利瞧见士兵们在训练,顺手抄起一支半自动步枪,对准了远处的钢板,扣动扳机,“砰”的一声,钢板立马就被打掉了。
然后,他把步枪交给了杨勇。杨勇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,只是笑了笑,接过来步枪。紧接着,枪声响起——弹壳飞出——靶板倒下——枪声又响——弹壳再飞——靶板又倒……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,也就几秒钟的时间,九颗子弹全打中了远处的钢板。这时候,场上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,跟打雷一样响。
蒙哥马利这辈子啥大场面没见过,但这次真是开了眼了,他从没见过这么牛的枪法。没多久,他就直接站出来告诉大家,让大家小心点。
别跟中国军队在地面上硬碰硬,这是军事上的一条铁律,谁要敢动中国,进去了就别想轻易出来!
【失之交臂的总长职位】
杨勇这辈子立下了无数战功,可他这个人特别低调,从不炫耀。
1973年,杨勇当上了新疆军区的司令员,还兼任了自治区党委的第二把手。他常常走到群众中去,听听大家的心声,了解实际情况。为了让新疆发展得更好,他主导修建了公路、铁路,还在乌鲁木齐搞起了石油化工厂。这些举措,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新疆经济的腾飞。
1977年的时候,杨勇接手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位置,帮着邓公一块儿打点工作。虽说他的头衔是副的,但总参谋长那一摊子事儿,基本都是他在张罗。这样一来,大伙儿心里头,也都把杨勇跟邓公看作是一个级别上的领导了。
不过,南斯拉夫那时候还蒙在鼓里,因此杨勇去访问时,就被拒之门外了。说白了,国家间的交往啊,还真是得看对等原则,级别相当才能见上面。
杨勇刚完成对南斯拉夫的访问没多久,那边南斯拉夫就派来了他们的总参谋长斯塔查·波托查尔上将,到中国来走走。邓公非常热情地会见了他们一行人,而这次接待的重任,就交给了杨勇。
斯塔查·波托查尔瞅见杨勇站在邓公旁边,一下子就懂了他在中国那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。他赶紧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,说道:“没想到您在中国军队里是这么重要的人物,之前咱们招待您,那规格可真是没跟上啊。”
这时候,斯塔查·波托查尔才恍然大悟,之前自己的行为真是太没礼貌了。现在看到杨勇对他们这么热情款待,心里头不由得感到挺过意不去的。不过杨勇这人一向心胸开阔,对于那件事情,他其实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。
由于杨勇在处理事情上有些困难,再加上邓公自己手头事情也多,所以他就去问了问一些老伙伴们的看法。大家伙儿一合计,都觉得杨勇挺适合当总参谋长的。
杨勇以前主要是干指挥的活儿,对总参谋长这个位子不太熟悉。经过一番折腾,他最终没能坐上这个位子。但根据资料,那时候邓公对杨勇的安排其实有别的更深的意思。
不过挺让人难过的,1983年1月6号那天,杨勇上将突然就走了,当时他70岁。
坏消息一传来,邓公心里头那个难受啊,他赶紧往杨勇住的医院赶,想去见最后一面。朝鲜的老大金日成知道了这事儿,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掉,他说:“我又少了个难得好兄弟。”
尽管最后没能晋升,但对于老爸这位资深的老前辈来说,可能早就把职位不当一回事了。杨勇的儿子杨小平是这样聊起他老爸的:
他真是个无可挑剔的人!不管是在军事本领上,还是在做人处世上,都找不到啥毛病。他干啥都先想着别人,从来不顾自己。钱财、美色他都不放在心上,一辈子心里装的全是战争和百姓。自己受了啥委屈,他也从不往心里去。
启天配资-线上配资官网-上海股指期货配资-长沙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